2020年的春節,一個注定不同尋常的春節,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每個紀檢監察干部的心。但在疫情防控紀檢監察戰線上,有一群人,她們是生活里的母親、女兒、妻子,也是工作中的“鐵娘子”。她們以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紀檢監察干部忠誠、干凈、擔當,成為疫情阻擊戰中的一朵朵“鏗鏘玫瑰”。
奮筆疾書 做好戰“疫”準備
1月24日是除夕夜,省第三人民醫院紀委書記畢群正在辦公室伏案工作,她徹夜未眠,放棄和家人團聚,把親情和愛一筆一劃、一字一句濃縮在監督制度上。根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督查組要求,《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物資采購、捐贈管理監督要點》和《云南省第三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專項監督工作方案》在除夕夜擬定完稿,為直插一線,精準監督提供了“路線圖”,讓監督要點和監督方案貫穿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始終,并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進,適時調整和細化監督方案。她雖然沒有穿上“戰袍”奔赴一線,但她用實際行動在戰“疫”后方做實事,隨時聽從國家召喚,在“抗疫情”與“守紀律”之間,筑起了一道堅固的制度防線。
團結協作 扛起政治責任
“書記,我退掉了去新疆旅游的機票,堅守崗位,關鍵時候我不能掉鏈子。”38歲的紀檢監察室負責人余艷向組織作出了莊嚴的承諾。雖然她是才被任用為紀檢監察室負責人不到3個月的“新人”,但她深知身上擔子的沉重,毫不猶豫挺身而出。
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,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工作對紀檢監察干部來說是參加一次“政治監督”的大考,紀檢監察干部率先扛起政治責任,沖在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最前沿。醫院紀委成立了3個督查組,自1月24日起至1月30日,以實地走訪、當面確認等方式對全院37個臨床科室,25個行政職能部門共700余人工作紀律及在崗情況進行檢查、統計,對外出人員的外出地點進行統計、排查,保障戰“疫”一線工作的防控力量。對國家準備發放的疫情防控防治補助資金,把好了人員數量精準識別第一關,有效杜絕虛報冒領、騙取套取。
2月5日,紀委書記畢群又一次帶隊深入臨床一線,對病區管理及病區清潔消毒情況進行檢查,及時指出發現問題,要求科室立即整改。截至2月13日,共發現問題9個,截至2月15日,問題已整改到位,把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傳遞到被監督科室(部門),確保醫護人員零院感,最大努力保障非新冠患者零感染。
集結號響 形成監督合力
由于疫情防控專項監督任務量大、監督點分散、涉及科室(部門)多、整改時效性強,要想做細做深監督工作,光靠紀檢監察的幾名紀檢干部遠遠不夠。省三院紀委充分發揮紀檢委員的作用,發出《關于做好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通知》,吹響了戰斗的集結號。
省三院承擔著全省新冠肺炎醫用物資采購、儲存、發放等工作,責任大、任務重。醫學裝備部主任、紀委委員楊繼英,迅速進入戰時狀態,承擔了起疫情防控物資采購、接受捐贈的艱巨任務。辦公室里每天都是她緊張忙碌的身影,接打電話聯系采購和捐贈工作的聲音此起彼伏,楊繼英不知熬了多少個日夜。
除了特別能吃苦,楊繼英還善于發現問題。在檢查捐贈臺賬時,她發現捐贈數據對不上,敏銳察覺到,應該是執行捐贈管理制度不嚴格,她立即下發工作提醒書,建立健全捐贈物資出入庫管理,完善的捐贈物資臺賬,定期對捐贈物資庫存情況進行盤點核查,有效杜絕了物資捐贈中的風險。
她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紀委委員的職責,接到醫院紀委《關于做好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監督工作的通知》后,她沒有絲毫猶豫:“沒問題,幾點到?我應該做些什么工作?”多少個日夜,她睡在辦公室,發揮自己在物資采購、管理中的工作優勢,與監察室人員一道按照監督方案加強對疫情防控物資采購、捐贈管理的監督。她說:“作為紀檢委員,我深感責任重大,做好監督檢查工作,確保疫情物資的采購、管理、分配、使用合法合規;確保疫情物資調配制度貫徹落實執行到位;確保疫情物資領取、分配、發放、分發使用準確無誤;確保在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物資安全,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。”
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,這一枝枝“鏗鏘玫瑰”為抗“疫”一線醫護人員插上“隱形的翅膀”,撐起了紀檢監察工作的“半邊天”!疫情當前,許許多多的紀檢監察人化身為抗”疫”戰士,同千千萬萬的“逆行者”一道,堅守著、拼搏著、奉獻著,她們用平凡成就著偉大,用奉獻成就著初心。